您现在的位置:>行业新闻

雨还要下多久?后续该如何应对?河南极端降雨“强观察”
2021年07月21日13:15 | 来源: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21日电(周晶、丁亦鑫、实习生刘鸣曦)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全省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河南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这场雨还要下多久?应急系统该如何应对?洪灾之后该如何保证安全?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单菁菁等进行解读。

河南消防新乡支队抗洪突击队正在转移受困群众。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问:河南遭遇了一场怎样的强降雨?

答:17日以来,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南阳、平顶山、济源、安阳、鹤壁、许昌等地出现特大暴雨,强降雨中心位于郑州,最强时段在19至20日。

累计雨量大:17日8时至21日6时,河南省平均降水量达141毫米、郑州市平均降水量452.6毫米,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水量最大达906毫米、郑州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20毫米,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已超当地年平均降水量(郑州全年平均降水量641毫米)。

持续时间长:本次过程从7月17日8时开始,截至目前已持续4天。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19日至20日,郑州连续两天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短时降雨强:郑州、开封等多地1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时-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198.5毫米,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郑州局地3小时最大降雨量达333毫米。

降雨极端性突出:本次强降雨过程中,郑州、嵩山、新密等 10 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其中,郑州市二七区侯寨气象站日降雨量高达692.2毫米,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

问:这次降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降水效率高。

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问:未来这场雨还要下多久?

答:预计未来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强度大,郑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具体预报如下:

21日,河南中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西北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郑州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50~120毫米)。

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小到中雨(5~15毫米)。

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分散性阵雨(1~5毫米)。

问:面对这种情况,城市应急系统要怎么应对?

答:首先从宏观角度讲,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雨洪灾害增多,所以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要更加绿色低碳,才能减少这种风险。

第二,从城市本身来说,雨强公式要重新调整、排水管网要重新调整。同时也要注意天然的水的容纳地,让森林、绿地更多的吸收水,让天然的江河沟渠保持一定的量,并且联通起来,建设海绵城市。

第三,应急体系要更加完善。及时积累经验,明确何地容易汇集水,提前做好预案。另外,需要在雨季来临之前疏通管道,保证雨水来时能够排畅。还需要重视管理问题,遇到大灾情时可以将应急管理体系迅速地运转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应急预案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老百姓的应急防灾能力的教育,而且这种应急防灾能力不能放在表面上,除了通过日常各种各样的,比如说网络、媒体的宣传教育,还要让老百姓参与到实战演习中,让他们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来救援自己。

问:后续应对有何建议?

答:河南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显著,目前已有多个中小水库和河流出现超汛限水位和超警洪水,多地出现内涝、山洪等灾害。预计未来三天河南降雨持续,致灾风险极高,并且灾害发生有滞后效应,各地需继续做好洪涝、地质灾害等防御以及河堤、库坝等的巡查工作,并防范强降雨对救灾各项工作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附图:城市内涝避险自救锦囊

 

(责编:丁亦鑫、贺迎春)
网站地图